新學期來臨,不少高一考生也將面臨選科抉擇。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那么,如何選科更有優勢?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注意事項?
本期內容大致梳理了選科需要考慮的相關信息以供大家參考。
考試方式
考試方式根據改革方案,2022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2025年整體實施,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學??荚囌猩J?,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高等學??荚囌猩w制機制。改革后,不再分文理科,改為采用“3+1+2”模式:
“3”為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
“1”為首選科目,考生從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
“2”為再選科目,考生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
總
析
理論上有多種選科組合供考生選擇??茖W合理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主要是要結合自身興趣特長和優勢、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辦學條件進行選擇。同一院校同一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忌倪x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擬報考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
選考要求方面,普通高等學校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考科目中,分招生專業(或專業類)科學合理提出考生報考專業(類)的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會公布。錄取方式方面,普通高等學校統一考試招生按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計劃、分開劃線、分別投檔,分本科、??苾蓚€階段進行錄取。除提前錄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專業組”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
選科組合總覽
?
從表里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物理+化學+X”的3種選科組合為專業覆蓋率之王,專業覆蓋率均達到95%以上;而其他選科組合可選空間驟然減少。
01
12種選科組合對應大學專業一覽表
第一組:物理-化學-政治
是最新選科指引下的王牌組合,專業覆蓋率最高,專業選擇面最廣;在提前批報考中亦有較大優勢。
優勢:選這個組合的同學一般是想讀理科,但不想學生物,同時政治是目前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學政治,大學公共課也有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該組合報考的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政治與另外兩科關聯度不大,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非常多,是偏文學科中難度較大的。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選擇人數少。
推薦學生群體:
1.物理、化學成績比較好;
2.對于背誦較為擅長,兼具較好的文科思維能力;
3.對未來步入大學有著明確的計劃,有考研、考公準備。
分析&建議:第一,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超過96%;第二,為未來發展有幫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這個組合中三門學科所學的學習能力各有側重,物理強調邏輯思維能力;化學盡管是偏理科科目,因為知識體系的因素,需要進行大量的記憶;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文科素養。三門學科之間關聯性小,學習跨度大,所以,學習該組合需要文理科素養兼備。不具備這種特點的考生,一定要慎選。
第二組:物理-化學-生物
優勢:未來可報考專業多,純理組合,學科單一,此方案總體記背少,重理解,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學科之間關聯大,能互相促進。
劣勢:理科學霸聚集地,競爭異常激烈,當然在新的選科要求下,估計該組合將會在理科中人數猛增。
推薦學生群體:
1.理科邏輯思維能力優于文科水平;
2.未來確定好報理工類專業的考生,重點推薦該組合。
分析&建議:物化生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純理科組合了,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這樣的選擇可能會違背了新課改全面發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選科還是要以學生的個人意愿為先,按照興趣愛好為準。一般選擇物化生的學生,要么是理科特別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別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賦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績一般的學生選擇這三科,遇到理科學霸,是很不占優勢的,因為競爭太激烈了。
第三組:物理-化學-地理
優勢:地理一直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偏理科目中,地理難度不大。該組合跟傳統物化生非常接近,如果是傳統理科考生想搭配一門文科,可選擇該組合。
劣勢:選地理的人數在各省市一直位居前列,在實施新選科后,預估該組合選考人數會和物化生不相上下。
推薦學生群體:
1.善于獨立研究、思考問題;
2.對自然科學有較濃厚興趣,地理成績比生物成績好。
分析&建議:一是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96%左右;二是學習時記憶背誦的內容較少,理解的內容最多,學科之間關聯密。地理雖說是傳統文科,但是相對其他兩門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與擅長文科思維的學生相比,那些能夠選擇物理和化學科目、擅長理科思維的學生學地理更具有優勢。同時,這個組合也存在著挑戰: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優生多,競爭尤為激烈。
第四組:物理-政治-生物
優勢:生物難度比化學略低,同時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物理、政治不易拿高分,三門學科關聯度不高,平時學習難度較大,未來可選專業相關度也不高。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部分學校很難單獨為該組合學生設計走班課程時間表,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分析&建議:"物理+政治+生物”組合雖然也有一些專業不能報考,但是競爭壓力也會小一些,反而會贏得很多優勢。比如,學了物理這科,很多名牌大學都可以報考,因為一些好大學都對物理這科有限制,不學物理就會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機會。而選考政治這科,很多文科性質的專業又都可以去學了,大大放寬了限制,而且生物這科又不怎么難,所以高考還是很占優勢的。
第五組:物理-政治-地理
優勢:這個科目組合更像物理成績不錯的文科生,為了不浪費物理的高分,以及物理可以報的專業范圍,做出不得已的選擇。報考人數不多,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與“物理+生物+政治”學科組合劣勢情況相似。(詳情見上一條組合劣勢分析。)
分析&建議:物理+地理+政治這個組合的特點明顯:喜歡物理但特別不喜歡生化的無奈之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在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中不斷切換。
第六組:物理-生物-地理
優勢:總體上看,偏理科目中,地理和生物相對簡單且不需要大量背誦,學習較輕松。
劣勢:在新的選科要求下,專業覆蓋率太低,絕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不能報考,基本只能報不限選考科目,地理科學類類、限選生物類的專業。
分析&建議:高中選考科目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科?說是物理,可能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反駁。高中選考科目第二難的是哪門學科?如果說是化學,可能就會受到很大的爭議,這個真的因人而異。但是,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化學還是比生物和地理難學難考的。從總體難度上來說,生物和地理是屬于偏“中性”的學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記憶,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為如此,二者學習的深度和考試的難度都不是很大,學生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得分的。
第七組:歷史-生物-政治
優勢:歷史和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相互促進。生物在偏理科目中相對比較容易,也是很多文科強理科弱的學生的選擇。
劣勢:文科學霸聚集,未來能報考的專業還是以人文社科為主,理科可報專業極少。
推薦學生群體:
1.歷史、政治、生物成績相對不錯;
2.記憶背誦能力強,但不想局限于文科思維的學生。
分析&建議: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有明顯特點: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而在學習化學和生物時,都需要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所以,這兩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第八組:歷史-化學-政治
優勢:歷史和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相互促進?;瘜W比較難學,所以該組合報考的人數不會太多,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兩文一理組合,學科間差別較大,需要學生靈活調整學習思維。未來選化學的人會激增,想拿高分不容易。搭配化學,對專業選擇作用基本可以忽略。
推薦學生群體:未來報考專業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類,選化學主要是因為該科成績比較好。
分析&建議: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歷史+政治+化學”可報專業比例為46%左右,而在學習化學時,都需要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所以,這兩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第九組:歷史-地理-政治
優勢:傳統的純文組合,與初中知識有聯系,學習適應比較快。
劣勢:學科比較單一,背誦記憶量大,可報專業比例低,專業報考很受限制。
推薦學生群體:
1.明確未來報考專業屬于人文社科類,例如法學、新聞學、藝術設計學等;
2.歷史、地理、政治成績相對不錯。
分析&建議:歷史+地理+政治,該組合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從學習難度來看,這個組合相對更輕松。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選課人數最多的組合之一,因此,意味著競爭異常激烈。這種組合更適合想選藝術專業、傳媒專業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歷史學類、管理學類、藝術學類、氣象、地圖測繪、城市規劃、水利水電、酒店管理、旅游、地質勘探、資源管理、文物保護技術等門類和專業的學生。
第十組:歷史-化學-生物
優勢:該模式是在以前選科要求背景下,很多物理成績不好的考生,“被迫”選擇了該組合。但在新的選科要求下,該組合人數應該會急劇下降,甚至可以“忽略”。
劣勢:不僅學習難度大,學生需兼具文理科思維,且專業覆蓋率在“312”中最低。
分析&建議:該組合更適合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化學、生物成績相對有優勢的學生。如果將來想要學習生物科學、食品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植物生產類、生命科學、醫學類相關專業的,也適合選擇該組合。
第十一組:歷史-生物-地理
優勢:地理和生物是比較容易的,對背誦記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相對較低。
劣勢: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的理工類專業少。該組合是很多歷史組同學的選擇,競爭壓力較大。
推薦學生群體:
1.歷史、地理、生物成績相對不錯;
2.對單獨學科可選專業情有獨鐘。
分析&建議:“歷史+生物+地理”這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學物理的過招,化學、生物要和學物理的比拼,選擇該組合的人要慎重。
第十二組:歷史-化學-地理
優勢:地理和化學更偏理科思維,重理解,記憶背誦壓力小。
劣勢: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專業之間銜接較少,整體來說,專業報考受限。
推薦學生群體:
1.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
2.邏輯思維較為清晰,不擅長文科記憶背誦。
分析&建議:“歷史+化學+地理”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學物理的過招,化學、生物要和學物理的比拼,選擇該組合的人要慎重。
各位同學的選科要綜合考慮多方因素,自己的學習興趣、將來的專業發展方向、上大學的考研需求、家庭資源等,不能盲目跟風。
選科常見誤區
1
誤區一:哪科分高選哪科
一些學生在選科時,根據自己初中時學習各學科的印象來判斷是否適合某個學科的學習,這樣選擇容易忽視初高中學科知識的區別,比如地理,可能后面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選科要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況。選科尤其要避免僅參照成績選科,需要關注某一學科的成績還有提升空間,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才有利于持續發揮自身優勢的選擇。
2
誤區二:片面追求專業覆蓋率
有的家長和學生對于以后的職業方向和未來沒有規劃,又擔心高考報志愿受限,因此盲目選擇覆蓋率很高的組合。專業覆蓋率只是選科時的參照因素之一,片面追求不可取。
雖然“物理、化學、政治”組合可選專業覆蓋率最廣,但是學習難度也很大,得分偏難,對考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要求較大。
① 高中入學就著手生涯規劃是十分必要的。越來越多的專業明確了選科要求,選科前先選專業這可能成為未來的必經之路,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② 學生可以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接觸不同的職業,通過多種途徑對職業情況進行了解,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幫助孩子確立目標,科學選科。
3
誤區三:完全基于個人興趣
“從愛出發”固然重要,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六門學科幾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學科背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絕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興趣傾向的評定一定不能太過主觀。
① 借助專業測評工作,做綜合評判。建議學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興趣傾向的知識,可以借助一些專業測評工具來做綜合評判。
② 從后期報志愿選專業方面長遠考慮。自主選拔在線還是拿近年大熱的醫學專業舉例,如果考生想報考醫學專業,除護理學專業、助產學專業不要求必選物理之外,其余56個專業都要求必選物理,部分專業還有必選化學的要求。
如果考生不進行志愿及生涯規劃規劃,高考考的分數再高,對理想專業也只能望洋興嘆。
4
誤區四:欲避開學霸,鉆賦分空子
現階段,部分家長及考生在選科時存在“鉆空子”心理,希望僥幸能選到賦分有利的科目。
賦分情況會根據每年的選考情況有所變化,一般很難預測。從前期搜集到的各省選考數據來看,學霸選考物化的概率很高,考高分不易,而成績略差一點的考生可能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這樣就導致了在等級賦分制下,大家的總分越來越集中,中上游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
無論如何選擇都無法避開和尖子生之前的競爭,反而賦分情況下,1+2學科的分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是有縮小的。因此“繞路而行”“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的。
① 提升自身實力才是王道。尤其在大多數省市高考滿分750分,語數外三科450分,占到了總分的一半之多,關注外界數據之余還是應該在自身分數提升上多下功夫!
② 考慮學科思維的搭配問題。物理化學理科思維明顯;歷史政治學科思維相似度更高。比如一個學生政治、地理成績很好,但卻不喜歡歷史,如果他因此就選了物政地組合,其實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5
誤區五:正確選擇參照數據
往年選科數據是重要的參考指引,但是不同省份、不同分數段、不同選科模式下數據的可參考性是家長需要重點關注的。盲目參考數據不可取,結合所在省份所在高中數據才為上策。
①政策差異,情況各異。由于政策不同,各選科組合在“3+3”和“3+1+2”模式中優劣可能大不相同。如類似物史政、物政地這種“1理+2文”組合,在“3+1+2”中屬于有點無厘頭的組合,但在“3+3”中卻是出過高分狀元的存在。
② 教育差距,帶來的選擇差異。每省的教育水平不同,選科趨勢也會有所不同。根據自主選拔在線統計數據,在北京考生選考化學、地理比重較大,而在天津選考生物、化學人數較多,在山東省選考地理、生物人數較多。
6
誤區六:盲目跟風或三心二意
很多家長和學生沒有主見,感覺選什么都行,盲目參考班級其他同學的選科情況。選科應該因人而異,基于學生學科知識的學校情況與偏好等作為客觀參考因素,選出適合孩子的學科。還有一種情況是選科之后孩子不喜歡或者學習吃力,又糾結于要不要重新換組合,換組合又擔心落下的很多課能否補回來,搖擺不定,很可能做很多無用功。對于學生和家長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家長和學生應該在決定前統一意見,否則學生在選科之后搖擺不定也會影響學習。無論是對新高一還是開學高二的學生,在選擇學科之后,盡快接受自己的選擇,避免改變學科。遇到困難應該思考如何克服如何解決,而非動搖再選擇。
選科策略總結
“非志無以成學”,正確選科的方法就是結合當下的高考改革背景,提前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甚至日后職業生涯,基于生涯規劃、學科基礎、學科潛力、興趣傾向、大學專業要求進行綜合選擇,最后落實到執行。
“非學無以廣才”,選科可不能解決成績不理想的問題,要想成績更優秀,唯有努力。
本文網址:http://www.lakecountylife.org:443/show.asp?id=699